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階段性而言,農藥/新
能源材料/助劑/中間體/膜材料等下游材料和精細化工品,因終端需求仍待改善、行業新增供給釋放及海外去庫存等因素,我們預計23Q3相關企業盈利或仍階段性承壓,但亦步入修復拐點,輪胎企業受益于海外需求景氣及海外基地放量,企業盈利同環比上行為主。我們預計伴隨行業庫存持續去化,產業鏈環節恢復補庫及終端有望復蘇等帶動下,中下游精細品相關企業盈利有望改善,且受益于新材料國產替代、海外部分供應鏈轉移國內、部分新興領域國內具備先發優勢(如合成生物)等因素,我們預計跟隨產業趨勢發展的中下游化工企業,未來伴隨產品滲透率的提升有望持續受益。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光伏產業鏈頭部產能具備成本優勢,未來將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根據伍德麥肯茲以2022年的數據測算,中國本土光伏產能的制造成本低于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制造成本,國內廠商主動出海布局產能。根據組件及逆變器環節歷史經驗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受益于煤價低位,預計3Q23火電發電企業歸母凈利潤仍將延續上半年增長,煤電度電改善幅度或取決于現貨煤敞口大小。上半年來水偏枯,8月各地來水迎來改善。核電企業降本增效,業績穩健增長。新能源裝機量持續增長,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