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間,北方銅業(000737)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及2024年一季報,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93.2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349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同日公司發布2024年度一季報,得益于侯馬北銅公司投產后銷量增加,公司2024年首季實現開門紅,營收、凈利相比去年同期均實現增長。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11億元,同比增長112.78%(調整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23.01%(調整后)。報告期內,在銅價高位震蕩,銅精礦加工費維持較高水平,硫酸價格大幅下移的復雜環境下,公司深入踐行“123456”總體戰略布局和“3356”工作體系,忠誠勤勉履職,砥礪奮進,全年完成礦山處理礦量924萬噸,銅精礦含銅4.32萬噸,陰極銅 13.44萬噸,硫酸55.07萬噸,金錠2.22噸,銀錠26.39噸的不易成績。
強化資源優勢 積極推進三大重點項目建設北方銅業主營銅金屬的開采、選礦、冶煉及壓延加工等,公司銅資源稟賦優勢突出,自有一座礦山銅礦峪礦,兩家冶煉廠,年處理銅精礦量可達130萬噸。主要產品為陰極銅、金錠、銀錠,副產品為硫酸、海綿金、海綿鈀等,其中陰極銅產能32萬噸/年,硫酸產能122萬噸/年。公司是山西省屬唯一從事銅業務的省屬國有企業,承擔著山西省委賦予的“打造有色金屬行業一流標桿企業,引領推動山西省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使命。銅礦峪礦資源深部探礦被列入國家“十四五”重點規劃項目。北方銅業已擁有從勘探、開采、選礦、冶煉到深加工的一體化產業鏈,公司銅礦峪礦引進創新自然崩落法采礦技術,開采成本接近露天開采,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在行業領先。報告期內,公司銅礦峪礦園子溝尾礦庫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初期壩工程創行業最短工期,為尾礦庫有序銜接奠定了堅實基礎;北銅新材新建高性能壓延銅帶箔和覆銅板項目創出6微米壓延銅箔連續軋制2萬米的行業紀錄,產品可廣泛應用于
電腦、5G通訊、汽車電子、航空航天、新
能源等領域。侯馬北銅綜合回收項目基本建成,試車一次成功。三大重點項目基本建成,公司轉型發展進入新階段。
加強增儲上產 重視研發培育新質生產力今年3月中旬以來,國內外大宗商品走勢出現分化,其中有色金屬價格上漲明顯,與黃金一樣代表金融屬性的回歸。在全球銅礦趨緊,而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自身銅礦資源儲備豐富,且2024年銅礦項目加速推進的相關企業有望充分受益。有機構認為,在礦端持續偏緊、冶煉端減產落地預期下,疊加海內外主動補庫周期時點臨近,銅供需格局或將轉為短缺。從需求端開看,新能源轉型帶來的新需求基數不斷抬升,就算增速放緩,但絕對增量依舊可觀。北方銅業憑借資源稟賦的優勢,以增加資源儲量為核心,加強銅礦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速推進銅礦峪深部接替資源勘查。截至2023年12月末,銅礦峪礦保有銅礦石資源量21860.92萬噸,銅金屬133.0925萬噸,地質平均品位0.608%。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銅礦峪礦現有采礦權底部80米標高以下深部資源勘探,有望增加3億噸銅礦石儲備,進一步延長服務年限。根據公司披露的經營計劃,2024年預計完成礦山處理礦量900萬噸,銅精礦含銅4.2萬噸,陰極銅32.5萬噸,硫酸116萬噸, 金錠5.18噸,銀錠82.7噸。2023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達到2.02億元,組織開展科技計劃項目20項,獲得授權專利14項,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14項,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銅基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成功通過評審,智慧礦山和數字工廠項目科研通過評審立項,重點項目帶式輸送巡檢
機器人榮獲“國有企業數字化場景創新賽”三等獎,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燕云)校對:楊立林
4月25日,北向資金凈買入3.49億元,其中,深股通凈賣出5.72億元,滬股通凈買入9.21億元。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4月25日共有1423只股持股市值環比增加,增持市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37只,增持市值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最新持股量為11.86
煤炭業務保持良好經濟效益,電力業務經營效益持續改善,儲能轉型步伐加速,扣非凈利潤大增41.73%創歷史新高,永泰能源(600157)在4月25日晚交出一份亮麗的2023年業績報告。根據年報,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01.20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