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業務保持良好經濟效益,電力業務經營效益持續改善,儲能轉型步伐加速,扣非凈利潤大增41.73%創歷史新高,永泰能源(600157)在4月25日晚交出一份亮麗的2023年業績報告。
根據年報,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01.20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23.59億元。至此,公司凈利潤已連續五年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充分彰顯了企業卓越的盈利能力與穩健的經營實力。同日,永泰能源發布2024年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21億元,凈利潤4.66億元,在2023年業績大增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營收和凈利的雙增長,業績連續實現開門紅。煤電為基 穩住經營基本盤2023年,公司在深耕煤電主業,聚焦規范化、集約化、標準化建設基礎上,全面加強精細化管理,開展“穩產、提質、控本、增效”等系列工作,不斷推動各項工作提檔升級、提質增效,牢牢穩住安全生產經營基本盤,構建企業穩健、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煤炭業務方面,公司為焦煤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及國內冶煉行業核心供應商,在企業規模、資源儲備、煤炭品種和品牌影響等方面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優勢。截至目前,公司煤礦總產能規模為1,710萬噸/年,其中:在山西地區擁有華熙礦業、銀源煤焦和康偉集團3家煤炭整合主體企業,共15座在產焦煤煤礦,煤炭總產量多年保持在千萬噸級以上水平,具有較強的規模優勢。公司擁有煤炭資源量達38.29億噸,其中:優質焦煤資源量9.22億噸,優質動力煤資源量29.07億噸,具有較大的煤炭資源儲備優勢。公司在產煤種均為優質焦煤及配焦煤,屬于稀缺煤種,與動力煤相比,焦煤價格優勢明顯,特別是低灰、低硫焦煤品種的市場價格較高、銷售情況良好,抵抗市場波動能力更強,具有較好的質量優勢。公司通過大力實施精煤戰略,大幅提升了焦煤品質,打造了“永泰精煤”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一批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客戶,且公司銷售的精煤均為單一品種,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區域市場具有較強的定價權和品牌影響力。電力業務方面,公司為優質的區域綠色清潔能源供應商,在裝機規模、地理位置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優勢。公司擁有電力控股總裝機容量達918萬千瓦、參股總裝機容量達400萬千瓦,為區域內主力電廠和保供主力軍。公司所屬電廠分布在江蘇與河南地區,地處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和人口稠密的中原經濟區,區域內用電量大,電力業務需求和效益有保障。公司所屬電力機組單機容量大、技術參數高,所屬燃煤機組發電煤耗低,均實現了超低排放,符合國家節能環保相關產業政策。公司控股機組包括4臺百萬千瓦級燃煤機組(均為超超臨界發電機組)、4臺60萬千瓦級燃煤機組(2臺超超臨界和2臺超臨界發電機組)、2臺30萬千瓦級熱電聯產燃煤機組和4臺40萬千瓦級(9F級)處于國際技術領先水平的燃氣機組、2臺10萬千瓦級(6F級)燃機熱電聯產燃氣機組,燃煤機組80%以上是60萬千瓦級及以上大型發電機組。綜上來看,公司擁有煤炭與電力兩個主營業務板塊,形成了煤電板塊互補的總體經營格局,有效規避了煤炭與電力板塊在生產經營中的周期性風險問題,對煤電價格周期性波動起到了平抑作用,保障了經營業績持續穩定增長。海則灘煤礦加快建設未來業績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全面加快陜西億華海則灘煤礦項目建設,整體工程進度比計劃工期提前一個月時間。項目于2023年2月凍結鉆孔工程開始施工并于6月完成,井筒凍結孔創造了陜蒙地區快速施工紀錄;7月井筒掘砌工程開始施工,單井單月成井連續破百米,尤其是主立井單月掘進量最高達148米,創下了陜蒙地區近十年來大直徑深立井月成井最高紀錄。海則灘煤礦計劃2026年三季度具備出煤條件,2027年實現達產,最終實現“三年半出煤,四年建成投產”的建井目標。海則灘煤礦擁有優質煤炭資源量11.45億噸,煤種主要為優質化工用煤(長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及動力煤,平均發熱量6,500大卡以上,具有資源儲量大、煤種煤質優、建礦條件好、預期效益高、開采壽命長、外運條件便利等諸多優勢,在充分釋放產能后按2023年市場平均煤價初步測算可實現年營業收入約90億元、凈利潤約44億元。海則灘煤礦投產后,永泰能源將全面實現煤電一體化目標,從而極大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力將得到顯著提升。儲能為翼 加速儲能轉型發展2023年,公司在已形成的全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基本架構基礎上,加快推動各儲能項目開工建設,全面打造和完善以大容量、長時全釩液流電池新型儲能技術為架構的儲能資源整合、提純冶煉、儲能裝備制造和項目系統集成、技術研發迭代等儲能全產業鏈,打造儲能行業全產業鏈發展領先和龍頭標桿企業。在上游釩礦選冶項目上,公司所屬敦煌市匯宏礦業開發有限公司6000噸/年高純五氧化二釩選冶生產線(一期3000噸/年)已于2023年6月底如期開工建設,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下半年投產,將占據目前國內石煤提釩20%左右市場份額;在下游釩電池生產項目上,公司所屬張家港德泰儲能裝備有限公司1000MW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裝備制造基地(一期300MW)已于2023年6月底如期開工建設,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下半年投產,達產后將占據國內10%左右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公司不斷獲取優質釩礦資源,資源領域優勢凸顯。公司通過股權并購取得了龍嶺釩礦采礦權,增加了平均品位0.93%、評審確認134.74萬噸的五氧化二釩資源量,進一步加大了公司在優質釩礦資源上的優勢。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公司所屬德泰儲能研究院已于2023年6月底正式揭牌運行,通過取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科技初創公司Vnergy70%股權,公司擁有了國際領先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研發力量和研發優勢,使得公司全釩液流電池產品在熱穩定性、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均具有明顯的行業領先優勢。對于后續發展,永泰能源表示將繼續秉持“煤電為基、儲能為翼”發展戰略,不斷夯實煤電主業基礎,加快海則灘煤礦建設和有序推進儲能項目實施,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資產價值,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形成“傳統能源+新型儲能”雙輪驅動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供應商。(燕云)校對:楊立林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