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物產環能(603071)召開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與投資者溝通公司經營情況。物產環能總經理陳明暉向投資者表示,公司凈資產收益率ROE多年來平均水平維持在30%以上,資金運營能力較強,彰顯了公司主營業務的穩定性和抗周期性,同時公司將繼續向綠色高效的環保能源綜合服務引領者轉型升級。
年報顯示,物產環能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598.81億元和10.1億元,同比增長99.18%、100.88%。2022年一季度,物產環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24.89億元、2.42億元,同比增長24.04%、59.89%。
物產環能主營業務為煤炭貿易和熱電聯產,2021年營收分別約為567億元、31億元。其中,煤炭貿易通過運用規模化采購優勢、專業化流通經驗及信息化技術,為供應商和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煤炭流通服務;熱電聯產通過高效能的背壓機組,實現能量梯級利用,為客戶提供電力、蒸汽和壓縮空氣等產品,同時提供污泥、生物質等一般固廢處置服務。
2021年全年,物產環能全年銷售煤炭6843萬噸、供應蒸汽867.27萬噸、電力143,581.77千瓦時、壓縮空氣222,599.00萬立方米、處置污泥88.64萬噸。陳明暉介紹,2021年煤炭貿易盈利能力比較強,特別是第四季度煤炭貿易板塊的利潤超過前三個季度,全年單月業務量不低于500萬噸,保證了月度間的穩定,主要來自良好的上游資源和下游的終端用戶渠道。
年報顯示,物產環能深耕煤炭業務70余年,在煤炭貿易領域擁有大批長期穩定的上下游客戶資源。供應商方面,物產環能與國內主要煤炭企業(如國家能源、中煤集團、晉能控股等)形成穩定的合作聯盟,互為資源、互為市場,源頭采購、終端銷售雙向拓展;下游客戶方面,物產環能積累了大量的終端優質客戶,包括各大央企電力集團及各地方電力集團,以及各大鋼廠、水泥廠、造紙廠等,合作關系長久穩定。
煤炭作為中國主要能源的基礎沒有發生變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未來方向。陳明暉表示,依托多年積累的渠道優勢和產業協同優勢,公司向煤炭供應鏈各環節客戶提供多樣化、系統化的服務,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實現供應鏈各節點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對于熱電聯產行業,物產環能認為,電力行業將加速向綠色高效轉型,給熱電聯產行業帶來發展新機遇。“雙碳”目標對于電力行業來說既是艱巨挑戰,也是巨大機遇。與單純燃煤發電企業不同,熱電聯產企業具有用能效率高、清潔環保等優點,是解決我國城市和工業園區供熱結構不合理、熱電供需矛盾突出、熱源能效低、污染重等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
物產環能披露,一方面充分挖掘存量項目潛力,積極推動固廢處置業務,公司2021年無害化處置污泥88.64萬噸,同比增長12.44%,處理生物質21.64萬噸,同比增長15.6%;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新能源業務,2021年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20212025)》,啟動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桐鄉泰愛斯和浦江熱電的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同時制定碳減排方案,完成首次碳排放配額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物產環能以先進能源環保技術為基礎,通過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賦能,研制了“智慧環保云平臺”。該項目為浙江省重點創新專項,起始于2019年7月、驗收于2021年12月,經院士專家團隊鑒定,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授權專利15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獲得軟件著作權20件,發表論文12篇。
對于未來發展規劃,物產環能表示,以“成為綠色高效的環保能源綜合服務引領者”為戰略愿景,將積極踐行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加快數字化轉型,搶抓“雙碳”目標政策機遇,推進數字化智慧能源服務;加快存量電廠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加大污泥處置、一般工業固廢處置等環保協同業務,推進智慧電廠建設;加快投資并購發展,布局太陽能、生物質能(含垃圾發電)、儲能、氫能等相關新能源產業。(厲平)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