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互聯網轉型在B2C模式與o2o模式之間企業該如何選擇?
互聯網大潮洶涌澎湃,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傳統企業轉型勢在必行。可是,轉型的問題究竟在哪里?有人說是意識問題,然而真正考察諸多企業之后發現,絕對不是意識問題,幾乎沒有一個企業家不知道企業必須轉型。如果深究根本,你會發現,在2008年或許意識問題是轉型的最大障礙,可是2014年最大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企業家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力。一個連微信的基本原理都不知道的企業家如何判斷轉型的關鍵問題呢?
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討論:如何讓家裝O2O快速發展
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討論:如何讓家裝O2O快速發展,希望通過論壇讓家裝O2O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飛起來;胡艷力:在正式開始對話之 前,我們簡單跟臺下的嘉賓互動一下。我身后是一個二維碼,請大家都拿出手機來掃一下大屏幕上的二維碼,二維碼下面有兩行字。在打開之后,在公眾賬號的對話 界面發送#1213#進入聊天房間即可參與討論。聊天房間開始之后,大家暢所欲言,有一些臺下嘉賓關注的問題,你們心中的困惑,包......
本文所述的就是一個非常常見而關鍵的問題:在B2C模式與o2o模式之間企業該如何選擇?而這個問題的背后就是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最大的誤區,他們普遍認為互聯網轉型就是上網賣貨!
企業將營銷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線,這絕無錯誤。因此企業因為營銷而觸網這也不是問題。可是觸網之后企業還將賣貨視為上網的唯一任務,這就是大錯特錯的事情。即使你會用網絡賣貨,你仍然不是一個互聯網化的企業。譬如,你將微信號外包給一家專業機構,或者你將電商銷售外包給一家電商代理公司,這樣做了你認為你就互聯網化了?你認為在互聯網轉型的大潮之中你就獲得了免死金牌了?不會,絕對不會!
一個垂暮的80歲老人絕不會因為移植了一個少年的臉面而停止衰老,一個不斷老化的企業絕不會因為在互聯網上銷售了一些產品而緩解自身的衰落。這,不是量變而是質變!互聯網大潮需要企業擁有一個適應互聯網的DNA!在這樣的情況面前,一個企業必須捫心自問:我們自身有什么資源或者核心優勢可以適應于未來?

應對轉型趨勢的一切,由外部引發,有企業對于自身核心競爭力定位的內部改變而開始!B2C或者O2O是互聯網的重要模式,這個關鍵選擇必須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吻合。
企業的核心包含:品牌、產品、客戶、供應鏈等4個方面。于是我們可以用一張圖很清晰地分析出企業在互聯網轉型時應該選擇B2C還是O2O:
一張圖看清互聯網轉型應該選擇B2C還是O2O
1、品牌和用戶是最關鍵因素。全國品牌與用戶全國分布的企業適合于B2C;本地品牌與本地用戶的企業適合于O2O。
2、產品與物流體系是參考依據。標準產品一般適合B2C,非標準產品或者服務型產品適合于O2O,但是這不完全,我們還要看產品是否具備全國性或者全球性的優勢,假如沒有這樣的優勢,建議還是選擇O2O。物流體系則是另一個參考因素,自建物流越強大越適合O2O;缺乏自建物流或者自建物流沒有競爭優勢,那么最好選擇B2C。
3、O2O與B2C不存在好壞之分。
4、O2O其實不存在起點與終點。很多人片面認為O2O就是從線上到線下,那么為何不可以從線下到線上呢?每筆交易都可以是O2O的起點,每一次接觸都是O2O循環體系中與客戶的接觸點。
5、絕對存在一個企業混合使用B2C與O2O模式的。
我們通過實例來理解:
案例1:一家企業,屬于本地化的調味品企業,是多年經營的地區名牌企業。雖然該企業的產品是標準品,可是品牌是本地化的。品牌不具備全國優勢,市場推廣困難,應該主體進行O2O轉型。
案例2:地方土特產企業,譬如新疆葡萄干、南京桂花鴨。雖然品牌是本地的,可是特產具有全國屬性。一定選擇B2C模式。
案例3:全國電器企業,具有全國連鎖店數千家。這樣的企業,譬如格力電器,對于渠道的重視和對于渠道商的恐懼使他們自建渠道。建議這類企業可以嘗試O2O。
不得不做一些補充說明,更詳細的說明會在我的其他文章中詳細敘述:
1、O2O不一定是賣貨,不一定需要商城,O2O很可能是企業的盈利模式革命。有句名言叫做羊毛出在豬身上,就像賣醋的順帶賣大閘蟹。
2、O2O的基礎是大數據,這正是傳統企業完全忽視的技術和自身優勢。提:如果你經營一家餐廳,你是否知道每一位客人的名字?你記得客人來過幾次?
3、O2O的一大成功標志就是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轉化率比同等企業高10倍。海底撈做到了吧?(作者:周寧)
推薦閱讀:
天貓小六韓操在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的分享
天貓小六韓操在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的分享各位嘉賓、各位新老朋友、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自我介紹一下,我介紹花名,因為我是阿里 人,天貓人,我在天貓的花名叫小六,一個很容易記的名字,我很多場合都是介紹我名字的時候要解讀一下,小六在阿里僅僅是一個花名,阿里是一個花名的體系。 但是阿里其實每一個員工我們都有一個對外的稱呼叫小二,經常我對外解讀的時候說小六這個名字可以解成三個小二,小二本......
互聯網大潮洶涌澎湃,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傳統企業轉型勢在必行。可是,轉型的問題究竟在哪里?有人說是意識問題,然而真正考察諸多企業之后發現,絕對不是意識問題,幾乎沒有一個企業家不知道企業必須轉型。如果深究根本,你會發現,在2008年或許意識問題是轉型的最大障礙,可是2014年最大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企業家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力。一個連微信的基本原理都不知道的企業家如何判斷轉型的關鍵問題呢?
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討論:如何讓家裝O2O快速發展
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討論:如何讓家裝O2O快速發展,希望通過論壇讓家裝O2O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飛起來;胡艷力:在正式開始對話之 前,我們簡單跟臺下的嘉賓互動一下。我身后是一個二維碼,請大家都拿出手機來掃一下大屏幕上的二維碼,二維碼下面有兩行字。在打開之后,在公眾賬號的對話 界面發送#1213#進入聊天房間即可參與討論。聊天房間開始之后,大家暢所欲言,有一些臺下嘉賓關注的問題,你們心中的困惑,包......
本文所述的就是一個非常常見而關鍵的問題:在B2C模式與o2o模式之間企業該如何選擇?而這個問題的背后就是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最大的誤區,他們普遍認為互聯網轉型就是上網賣貨!
企業將營銷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線,這絕無錯誤。因此企業因為營銷而觸網這也不是問題。可是觸網之后企業還將賣貨視為上網的唯一任務,這就是大錯特錯的事情。即使你會用網絡賣貨,你仍然不是一個互聯網化的企業。譬如,你將微信號外包給一家專業機構,或者你將電商銷售外包給一家電商代理公司,這樣做了你認為你就互聯網化了?你認為在互聯網轉型的大潮之中你就獲得了免死金牌了?不會,絕對不會!
一個垂暮的80歲老人絕不會因為移植了一個少年的臉面而停止衰老,一個不斷老化的企業絕不會因為在互聯網上銷售了一些產品而緩解自身的衰落。這,不是量變而是質變!互聯網大潮需要企業擁有一個適應互聯網的DNA!在這樣的情況面前,一個企業必須捫心自問:我們自身有什么資源或者核心優勢可以適應于未來?

應對轉型趨勢的一切,由外部引發,有企業對于自身核心競爭力定位的內部改變而開始!B2C或者O2O是互聯網的重要模式,這個關鍵選擇必須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吻合。
企業的核心包含:品牌、產品、客戶、供應鏈等4個方面。于是我們可以用一張圖很清晰地分析出企業在互聯網轉型時應該選擇B2C還是O2O:
一張圖看清互聯網轉型應該選擇B2C還是O2O
1、品牌和用戶是最關鍵因素。全國品牌與用戶全國分布的企業適合于B2C;本地品牌與本地用戶的企業適合于O2O。
2、產品與物流體系是參考依據。標準產品一般適合B2C,非標準產品或者服務型產品適合于O2O,但是這不完全,我們還要看產品是否具備全國性或者全球性的優勢,假如沒有這樣的優勢,建議還是選擇O2O。物流體系則是另一個參考因素,自建物流越強大越適合O2O;缺乏自建物流或者自建物流沒有競爭優勢,那么最好選擇B2C。
3、O2O與B2C不存在好壞之分。
4、O2O其實不存在起點與終點。很多人片面認為O2O就是從線上到線下,那么為何不可以從線下到線上呢?每筆交易都可以是O2O的起點,每一次接觸都是O2O循環體系中與客戶的接觸點。
5、絕對存在一個企業混合使用B2C與O2O模式的。
我們通過實例來理解:
案例1:一家企業,屬于本地化的調味品企業,是多年經營的地區名牌企業。雖然該企業的產品是標準品,可是品牌是本地化的。品牌不具備全國優勢,市場推廣困難,應該主體進行O2O轉型。
案例2:地方土特產企業,譬如新疆葡萄干、南京桂花鴨。雖然品牌是本地的,可是特產具有全國屬性。一定選擇B2C模式。
案例3:全國電器企業,具有全國連鎖店數千家。這樣的企業,譬如格力電器,對于渠道的重視和對于渠道商的恐懼使他們自建渠道。建議這類企業可以嘗試O2O。
不得不做一些補充說明,更詳細的說明會在我的其他文章中詳細敘述:
1、O2O不一定是賣貨,不一定需要商城,O2O很可能是企業的盈利模式革命。有句名言叫做羊毛出在豬身上,就像賣醋的順帶賣大閘蟹。
2、O2O的基礎是大數據,這正是傳統企業完全忽視的技術和自身優勢。提:如果你經營一家餐廳,你是否知道每一位客人的名字?你記得客人來過幾次?
3、O2O的一大成功標志就是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轉化率比同等企業高10倍。海底撈做到了吧?(作者:周寧)
推薦閱讀:
天貓小六韓操在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的分享
天貓小六韓操在2015互聯網家裝O2O論壇上的分享各位嘉賓、各位新老朋友、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自我介紹一下,我介紹花名,因為我是阿里 人,天貓人,我在天貓的花名叫小六,一個很容易記的名字,我很多場合都是介紹我名字的時候要解讀一下,小六在阿里僅僅是一個花名,阿里是一個花名的體系。 但是阿里其實每一個員工我們都有一個對外的稱呼叫小二,經常我對外解讀的時候說小六這個名字可以解成三個小二,小二本......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