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涵蓋了世間萬物,也支撐起了無數人的世界和夢想,他們有些人只是以藝術為愛好,有些人僅僅以藝術謀生,而有一部分的幸運兒,他們愛著藝術,并讓藝術成為了自己可以為之奮斗的事業。
近日,80后藝術家賈靖參加了長租公寓領軍品牌自如發起的系列沙龍活動“銀杏樹下的分享者第59回”,在位于協作胡同40號的自如Z-SPACE,與同樣熱愛藝術的人們分享他的藝術人生。
作為80后藝術家,賈靖的作品已經在世界各地參加過數十次藝術展,他是一名畫家,同時也是社會和生活的觀察者,人、空間和藝術在他眼中有無限的生命力和可能性。
關于生命的“兩大要素”:音樂和畫畫
賈靖的媽媽有過音樂夢,被外公扼殺了,他繼承了媽媽熱愛音樂的基因,卻好像也重蹈了媽媽的覆轍:在選學校時,想要學音樂的意愿被父親斬釘截鐵的反對,最后他去學了美術。
雖然在音樂這一領域,賈靖沒有成為專業的制作人,但音樂打破了他的認知,塑造他對整個世界的想象。“我聽粵語歌,聽搖滾樂,聽流行樂,從王菲到Beyond到麥當娜,我會有意識地尋找音樂。”賈靖有個親戚開了家音像店,他瞞著父母倒賣家里的文玩,只為換取一張張風格迥異的專輯。
同時,這些專輯也給他帶來了另一種文化上的刺激——具有設計感的專輯封面,讓他很早就開始對圖像敏感。后來邊聽著音樂邊進行美術創作的那些日子,他時常想起實體專輯對他的“啟蒙”作用。“實際上,兩種藝術形式并非割裂的,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音樂會在我日后的繪畫創作中,發揮出多大的影響力。”賈靖說。
關于成長:“我不是一個標準好兒童”
小的時候,賈靖在父母的心里是個好兒童:成績好,輕松考年級第一;乖巧,會順從地去上每一節父母安排好的補習課。“我爸媽對好兒童是有標準的,就好像他們為我畫好了一個框,我需要通過改變自我的現狀,去適應那個設定好的框。”但賈靖知道,他自己并不是那個框好的樣子。
后來賈靖在創作中體現出自己對于“好兒童”形象的排斥,他創作了一幅畫,在自己頭上畫了很多魔鬼的腳,體現了一種自我調侃。學校和父母想讓他變成某個樣子,成為一個扁平的、奉獻自我的形象,可他不認為自己能成為他們盼望中的人。“我就調侃自己,畫了個長了魔鬼腳的形象,這個眼神看起來特別憂郁,特別可怕,絕對不是一個標準的好兒童。”
進入青春期,賈靖開始接觸搖滾樂,包括槍炮玫瑰、皇后樂隊等等,他的反抗,就是聽搖滾樂。搖滾精神本身象征著反抗,他通過聽音樂來宣泄自己的情緒,一直被父母逼著學習,藏匿在“乖小孩”的外表下的叛逆靈魂,在每個躲在被窩里戴耳機偷聽搖滾的夜晚悄然生長。
就這樣,他一路懷揣著對搖滾樂的熱愛,考上了大學。學的是畫畫那又如何,少年意氣風發,在學校里和同學組建了自己的搖滾樂隊。“大學的每一天我都很開心,除了專業課之外,所有的課都不上,專注做樂隊。樂隊有過人員變動,可是我們仍然堅持創作,甚至演出。”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賈靖臨近畢業的時候。當時,他很尊敬的一位導師去看了樂隊的演出,第二天在上專業課時問他:你唱的是啥?態度之冷酷,讓賈靖大受打擊。之后導師讓他專注于學業,他的叛逆精神在對這個老師的尊敬和畏懼下,突然變得服服帖帖,加上臨近畢業,他開始對未來迷茫,反思自己過去的選擇到底是否正確。于是他對樂隊的成員說,我暫時退出。
搖滾夢被熄滅了,普通話都說不好的少年拿著簡陋的簡歷,去見了福建的老板,那是連面試都算不上的一次簡單會面,沒想到老板對他很滿意,最后他陰差陽錯的去了福建工作。賈靖說:“我身邊的同學都去做和藝術相關的工作了,如果我按照爸媽的意愿留在成都,就只能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但我的心理只會更失衡。”所以他逃了,逃到遙遠的福建,開啟了人生下一階段。
關于成熟:“從青年蛻變成大叔”
到福建之后,賈靖并沒有呆很久,他和朋友聊天得到啟發,決定考研,又重返校園。只是身邊再也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他回憶研究生階段時說道:“和身邊的人沒有進行那種精神層面的交流,主要是停留在一個比較表面的交流階段,只會聊實際的問題,比如材料費,畫筆的牌子,就覺得好無聊。”
但天生反骨怎能忍受平庸,當賈靖感到遺失了從前的火焰,就決定找尋火種。他在研究生時期賣了一些畫,后來他把這些賣畫得來的錢來北京追夢。當然,賈靖的追夢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他剛到北京時也經歷過經濟危機——他自己的危機,和08年整個大環境的危機。
在堅持和抗爭中,賈靖不斷觀察社會,思考自我。“我會關注一些個人感覺上的東西,比如說味覺、聽覺或是一些新興的東西。”他汲取各種文化作為養料,培育出帶有自己個人鮮明烙印的果實。煙盒上的標志、幾何圖案、犯罪現場的照片……都成為了他創作的素材。他嘗試不同的創作手法,接納他所看到的東西,只觀察而不評判,愈發地天馬行空。
與此同時,賈靖搬到了新的工作室,和美國以及意大利兩位夫妻檔音樂人合作,他們用賈靖之前的作品圖像,通過技術手段轉換成聲音,再把輸出的音頻文件作為一個原始素材進行創作,進行即興的、畫面的掌控。聲音通過音響播放,振動,賈靖在紙面上涂抹的那些顏料形成一個新的圖像。由畫到聲再到畫,音樂在賈靖的生命中積淀出的樂感開始協同發揮作用。
從賈靖作品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對事物的價值和對自我、對社會的反思以及調侃,這是種善意的調侃,是叛逆少年為與世界和解而做出的努力。他說:“這些作品記錄了我的成長和蛻變,從一個青年到中年大叔的過程。”就像電影《猜火車》里,玩世不恭的馬克,最終也接受了電視機和社保。
“物質和精神從來不是沖突的,”賈靖笑道:“我的精神愛好就需要物質基礎去支撐。一味的對立并不能解決問題,別逃避,調整好心態再去面對。”從安逸的成都到北漂,再到現在用豐富的精神世界作為創作的支撐,他完成了一個叛逆少年的反抗和成長,用藝術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關于自如及Z-SPACE:
自如是一家提供高品質居住產品與生活服務的科技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發展至今八年,自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廣州、成都、天津、武漢九座城市布局,服務約45萬業主300萬自如客。自如旗下擁有租住產品包括自如友家、自如整租、業主直租、自如豪宅、自如寓、自如驛、自如Z-SPACE等。同時為用戶提供保潔、搬家、維修等服務產品,每年交付超過1200萬單。
協作胡同40號Z-SPACE是自如在北京二環里種下的一座2000㎡四合院,自如首個無界生活空間。生活,樂趣,分享,鮮活,在北京這樣一座奇妙的城市里,落腳最具城市氣息的空間,讓當代青年的一切,在這里持續發生。
近日,80后藝術家賈靖參加了長租公寓領軍品牌自如發起的系列沙龍活動“銀杏樹下的分享者第59回”,在位于協作胡同40號的自如Z-SPACE,與同樣熱愛藝術的人們分享他的藝術人生。
作為80后藝術家,賈靖的作品已經在世界各地參加過數十次藝術展,他是一名畫家,同時也是社會和生活的觀察者,人、空間和藝術在他眼中有無限的生命力和可能性。

關于生命的“兩大要素”:音樂和畫畫
賈靖的媽媽有過音樂夢,被外公扼殺了,他繼承了媽媽熱愛音樂的基因,卻好像也重蹈了媽媽的覆轍:在選學校時,想要學音樂的意愿被父親斬釘截鐵的反對,最后他去學了美術。
雖然在音樂這一領域,賈靖沒有成為專業的制作人,但音樂打破了他的認知,塑造他對整個世界的想象。“我聽粵語歌,聽搖滾樂,聽流行樂,從王菲到Beyond到麥當娜,我會有意識地尋找音樂。”賈靖有個親戚開了家音像店,他瞞著父母倒賣家里的文玩,只為換取一張張風格迥異的專輯。
同時,這些專輯也給他帶來了另一種文化上的刺激——具有設計感的專輯封面,讓他很早就開始對圖像敏感。后來邊聽著音樂邊進行美術創作的那些日子,他時常想起實體專輯對他的“啟蒙”作用。“實際上,兩種藝術形式并非割裂的,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音樂會在我日后的繪畫創作中,發揮出多大的影響力。”賈靖說。

關于成長:“我不是一個標準好兒童”
小的時候,賈靖在父母的心里是個好兒童:成績好,輕松考年級第一;乖巧,會順從地去上每一節父母安排好的補習課。“我爸媽對好兒童是有標準的,就好像他們為我畫好了一個框,我需要通過改變自我的現狀,去適應那個設定好的框。”但賈靖知道,他自己并不是那個框好的樣子。
后來賈靖在創作中體現出自己對于“好兒童”形象的排斥,他創作了一幅畫,在自己頭上畫了很多魔鬼的腳,體現了一種自我調侃。學校和父母想讓他變成某個樣子,成為一個扁平的、奉獻自我的形象,可他不認為自己能成為他們盼望中的人。“我就調侃自己,畫了個長了魔鬼腳的形象,這個眼神看起來特別憂郁,特別可怕,絕對不是一個標準的好兒童。”
進入青春期,賈靖開始接觸搖滾樂,包括槍炮玫瑰、皇后樂隊等等,他的反抗,就是聽搖滾樂。搖滾精神本身象征著反抗,他通過聽音樂來宣泄自己的情緒,一直被父母逼著學習,藏匿在“乖小孩”的外表下的叛逆靈魂,在每個躲在被窩里戴耳機偷聽搖滾的夜晚悄然生長。
就這樣,他一路懷揣著對搖滾樂的熱愛,考上了大學。學的是畫畫那又如何,少年意氣風發,在學校里和同學組建了自己的搖滾樂隊。“大學的每一天我都很開心,除了專業課之外,所有的課都不上,專注做樂隊。樂隊有過人員變動,可是我們仍然堅持創作,甚至演出。”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賈靖臨近畢業的時候。當時,他很尊敬的一位導師去看了樂隊的演出,第二天在上專業課時問他:你唱的是啥?態度之冷酷,讓賈靖大受打擊。之后導師讓他專注于學業,他的叛逆精神在對這個老師的尊敬和畏懼下,突然變得服服帖帖,加上臨近畢業,他開始對未來迷茫,反思自己過去的選擇到底是否正確。于是他對樂隊的成員說,我暫時退出。
搖滾夢被熄滅了,普通話都說不好的少年拿著簡陋的簡歷,去見了福建的老板,那是連面試都算不上的一次簡單會面,沒想到老板對他很滿意,最后他陰差陽錯的去了福建工作。賈靖說:“我身邊的同學都去做和藝術相關的工作了,如果我按照爸媽的意愿留在成都,就只能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但我的心理只會更失衡。”所以他逃了,逃到遙遠的福建,開啟了人生下一階段。

關于成熟:“從青年蛻變成大叔”
到福建之后,賈靖并沒有呆很久,他和朋友聊天得到啟發,決定考研,又重返校園。只是身邊再也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他回憶研究生階段時說道:“和身邊的人沒有進行那種精神層面的交流,主要是停留在一個比較表面的交流階段,只會聊實際的問題,比如材料費,畫筆的牌子,就覺得好無聊。”
但天生反骨怎能忍受平庸,當賈靖感到遺失了從前的火焰,就決定找尋火種。他在研究生時期賣了一些畫,后來他把這些賣畫得來的錢來北京追夢。當然,賈靖的追夢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他剛到北京時也經歷過經濟危機——他自己的危機,和08年整個大環境的危機。
在堅持和抗爭中,賈靖不斷觀察社會,思考自我。“我會關注一些個人感覺上的東西,比如說味覺、聽覺或是一些新興的東西。”他汲取各種文化作為養料,培育出帶有自己個人鮮明烙印的果實。煙盒上的標志、幾何圖案、犯罪現場的照片……都成為了他創作的素材。他嘗試不同的創作手法,接納他所看到的東西,只觀察而不評判,愈發地天馬行空。
與此同時,賈靖搬到了新的工作室,和美國以及意大利兩位夫妻檔音樂人合作,他們用賈靖之前的作品圖像,通過技術手段轉換成聲音,再把輸出的音頻文件作為一個原始素材進行創作,進行即興的、畫面的掌控。聲音通過音響播放,振動,賈靖在紙面上涂抹的那些顏料形成一個新的圖像。由畫到聲再到畫,音樂在賈靖的生命中積淀出的樂感開始協同發揮作用。

從賈靖作品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對事物的價值和對自我、對社會的反思以及調侃,這是種善意的調侃,是叛逆少年為與世界和解而做出的努力。他說:“這些作品記錄了我的成長和蛻變,從一個青年到中年大叔的過程。”就像電影《猜火車》里,玩世不恭的馬克,最終也接受了電視機和社保。
“物質和精神從來不是沖突的,”賈靖笑道:“我的精神愛好就需要物質基礎去支撐。一味的對立并不能解決問題,別逃避,調整好心態再去面對。”從安逸的成都到北漂,再到現在用豐富的精神世界作為創作的支撐,他完成了一個叛逆少年的反抗和成長,用藝術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關于自如及Z-SPACE:
自如是一家提供高品質居住產品與生活服務的科技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發展至今八年,自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廣州、成都、天津、武漢九座城市布局,服務約45萬業主300萬自如客。自如旗下擁有租住產品包括自如友家、自如整租、業主直租、自如豪宅、自如寓、自如驛、自如Z-SPACE等。同時為用戶提供保潔、搬家、維修等服務產品,每年交付超過1200萬單。
協作胡同40號Z-SPACE是自如在北京二環里種下的一座2000㎡四合院,自如首個無界生活空間。生活,樂趣,分享,鮮活,在北京這樣一座奇妙的城市里,落腳最具城市氣息的空間,讓當代青年的一切,在這里持續發生。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