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全國300城土地成交規(guī)模同比下降25%,各能級城市平均地價均漲
受預供地制度、行業(yè)信心仍在低位等因素影響,全國土地市場成交量同比顯著下滑。據(jù)CRIC統(tǒng)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300城經(jīng)營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為3.2億平方米,較2022年上半年同期下跌25%。價格方面,因一二線城市成交規(guī)模占比增加及重點城市供地質量提升的影響,上半年土地成交平均樓板價為3422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
分能級來看,各能級城市表現(xiàn)基本一致。與2022年同期相比,均呈現(xiàn)量跌、價漲的趨勢,但變動幅度略有差異。一線城市上半年土地成交量價降幅最大,成交規(guī)模同比減少29%,成交金額下降19%;三四線城市其次,成交建面同比下降27%,成交金額下降19%;二線城市降幅最小,成交建面、金額同比降幅分別為17%和14%。價格方面,受重點城市優(yōu)質地塊供應占比增加的影響,成交均價同比去年同期均有一定地上升,尤其是一線城市,成交均價增至22468元/平方米,增幅達14%;三四線城市則因溫州、常州、臺州、佛山等主力城市供地質量提升的影響,成交地價同比也有10%的增幅,增至1859元/平方米。
在上半年核心城市集中供地中,央國企、城投平臺、民企拿地幅數(shù)占比分別為35%、27%、38%,民企比重提升明顯,杭州、成都、合肥等城市民企表現(xiàn)突出。此外,城投的“退出”在核心城市更為明顯。雖然在三四線城市依舊只能靠城投支撐市場穩(wěn)定,但在核心22城市,城投拿地比例連續(xù)兩個季度下滑,二季度已經(jīng)降至25%,較一季度下降10%,較2022年一季度高峰下降65%,創(chuàng)下2022年以來最低。
受預供地制度、行業(yè)信心仍在低位等因素影響,全國土地市場成交量同比顯著下滑。據(jù)CRIC統(tǒng)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300城經(jīng)營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為3.2億平方米,較2022年上半年同期下跌25%。價格方面,因一二線城市成交規(guī)模占比增加及重點城市供地質量提升的影響,上半年土地成交平均樓板價為3422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
分能級來看,各能級城市表現(xiàn)基本一致。與2022年同期相比,均呈現(xiàn)量跌、價漲的趨勢,但變動幅度略有差異。一線城市上半年土地成交量價降幅最大,成交規(guī)模同比減少29%,成交金額下降19%;三四線城市其次,成交建面同比下降27%,成交金額下降19%;二線城市降幅最小,成交建面、金額同比降幅分別為17%和14%。價格方面,受重點城市優(yōu)質地塊供應占比增加的影響,成交均價同比去年同期均有一定地上升,尤其是一線城市,成交均價增至22468元/平方米,增幅達14%;三四線城市則因溫州、常州、臺州、佛山等主力城市供地質量提升的影響,成交地價同比也有10%的增幅,增至1859元/平方米。

在上半年核心城市集中供地中,央國企、城投平臺、民企拿地幅數(shù)占比分別為35%、27%、38%,民企比重提升明顯,杭州、成都、合肥等城市民企表現(xiàn)突出。此外,城投的“退出”在核心城市更為明顯。雖然在三四線城市依舊只能靠城投支撐市場穩(wěn)定,但在核心22城市,城投拿地比例連續(xù)兩個季度下滑,二季度已經(jīng)降至25%,較一季度下降10%,較2022年一季度高峰下降65%,創(chuàng)下2022年以來最低。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