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居建材o2o電商不要追求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要贏在終點線
過于單一的盈利模式,以及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的特性,讓家居行業的回暖能持續多久成為一個未知數。“往上游走”正成為家居賣場的一致認知。利用多年在行業內積累的流通優勢,尋找代理商或者生產廠家進行貼牌生產,并最終以“自有品牌”的形式在店內出售,這幾乎是所有賣場推出家具、家居品牌的規律。
家居賣場過剩 高租金致使商家普遍虧損 電商o2o或為最佳出路
家居賣場過剩 高租金致使商家普遍虧損 電商o2o或為最佳出路 受累于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下游的家居建材行業早已入冬,但盈利不濟并不意味著它們會收縮規模。相反,以家裝建材為主的零售賣場仍然在不斷加快擴......〖閱讀全文〗
2012年6月,吉盛偉邦試水線上線下同步的自有品牌“好易達”。目前,好易達已在線上布局了一個獨立的B2C商城,并在廣州開出了兩家線下的實體體驗店。今年3月,金海馬家居也推出了自有家具品牌“全家福”,搶占板式家具市場。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歐陽新周對記者表示,家居賣場過去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交易場所,但和市場是脫節的,廠家、經銷商、消費者三方面跟賣場經營之間的銜接也容易出現問題。如果賣場自己做家具品牌,減少了中間的流通環節,將研發設計、采購、銷售和市場直接聯系起來,對于提升其競爭力大有裨益。紅星美凱龍的做法則是“向下延伸”,成立“家倍得”裝潢中心,進軍下游的建筑裝飾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幾年前紅星美凱龍曾經將裝修公司剔除出其家居賣場。直到近年來裝潢行業規模漸大,尤其是該企業轉型升級,也涉足裝修后,這些裝飾品牌才重新入駐,紅星美凱龍還在其官方商城上專門開辟“裝修匯”,號稱聚集“千家裝修公司、萬名設計師”。
如果說向上下游拓展產業鏈比較穩健,那么月星集團和紅星美凱龍的做法則更為顛覆。前者打造“環球港”購物中心、進軍商業地產,后者開發城市綜合體,與原有業務均相去甚遠。對此,一位上海本地的家具商向本報表示,脫離行業本質的多元化會導致賣場專業性下降、失去核心競爭力,“多元化過于寬泛容易適得其反”。

“電子商務”是家居賣場轉型升級中被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匯。相對于其他行業,家居對于網絡可謂是后知后覺。但這場晚集趕得并不太順利。以紅星美凱龍為例,其耗資超過1億元的電商平臺“紅美商城”歷經了月銷售額僅4萬元、更換高管、改名為“星易家”等風波后,目前似乎仍不見起色。此前,針對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云和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對10年后電商在零售市場份額能否超50%而設的1億元賭局,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大膽“叫板”:若10年后電商在中高檔零售市場份額超過15%,愿輸給王健林和馬云各1億元。居然之家、吉盛偉邦等家居賣場的電商之路還處于起步階段,線下的“巨無霸”們在線上仍然非常式微,而更多的家居廠商尚在觀望。
“大家居”玩跨界 家居建材賣場唯有看O2O模式
大家居玩跨界 家居建材賣場唯有看O2O模式 近日,家居連鎖品牌居然之家宣布:將前不久從東方家園接手的歐華尚美酒店用品市場更名為居然尚屋酒店用品城,由居然之家旗下尚屋公司負責運營管理。據了解,該酒店用品城......〖閱讀全文〗
在歐品家居總經理蔣學順看來,不同于產品可以標準化的行業,家居行業的消費往往是消費者到店體驗產品和服務之后形成的沖動式消費,而“線下的體驗是電商無法取代的”。其次,大件家具的物流配送較為困難,物流成本過高,客單價也非常昂貴。但龐大的網購市場使家居企業無法放棄這一塊蛋糕。根據中國行業咨詢網研究數據,2015年中國家居行業的電子商務規模預計將達2050億元。體驗性和物流難題都在逐漸解決,這不是障礙,而是一個過程,暫時還不能評價好壞。對家居行業而言,做電商不要追求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要贏在終點線。
過于單一的盈利模式,以及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的特性,讓家居行業的回暖能持續多久成為一個未知數。“往上游走”正成為家居賣場的一致認知。利用多年在行業內積累的流通優勢,尋找代理商或者生產廠家進行貼牌生產,并最終以“自有品牌”的形式在店內出售,這幾乎是所有賣場推出家具、家居品牌的規律。
家居賣場過剩 高租金致使商家普遍虧損 電商o2o或為最佳出路
家居賣場過剩 高租金致使商家普遍虧損 電商o2o或為最佳出路 受累于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下游的家居建材行業早已入冬,但盈利不濟并不意味著它們會收縮規模。相反,以家裝建材為主的零售賣場仍然在不斷加快擴......〖閱讀全文〗
2012年6月,吉盛偉邦試水線上線下同步的自有品牌“好易達”。目前,好易達已在線上布局了一個獨立的B2C商城,并在廣州開出了兩家線下的實體體驗店。今年3月,金海馬家居也推出了自有家具品牌“全家福”,搶占板式家具市場。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歐陽新周對記者表示,家居賣場過去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交易場所,但和市場是脫節的,廠家、經銷商、消費者三方面跟賣場經營之間的銜接也容易出現問題。如果賣場自己做家具品牌,減少了中間的流通環節,將研發設計、采購、銷售和市場直接聯系起來,對于提升其競爭力大有裨益。紅星美凱龍的做法則是“向下延伸”,成立“家倍得”裝潢中心,進軍下游的建筑裝飾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幾年前紅星美凱龍曾經將裝修公司剔除出其家居賣場。直到近年來裝潢行業規模漸大,尤其是該企業轉型升級,也涉足裝修后,這些裝飾品牌才重新入駐,紅星美凱龍還在其官方商城上專門開辟“裝修匯”,號稱聚集“千家裝修公司、萬名設計師”。
如果說向上下游拓展產業鏈比較穩健,那么月星集團和紅星美凱龍的做法則更為顛覆。前者打造“環球港”購物中心、進軍商業地產,后者開發城市綜合體,與原有業務均相去甚遠。對此,一位上海本地的家具商向本報表示,脫離行業本質的多元化會導致賣場專業性下降、失去核心競爭力,“多元化過于寬泛容易適得其反”。

“電子商務”是家居賣場轉型升級中被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匯。相對于其他行業,家居對于網絡可謂是后知后覺。但這場晚集趕得并不太順利。以紅星美凱龍為例,其耗資超過1億元的電商平臺“紅美商城”歷經了月銷售額僅4萬元、更換高管、改名為“星易家”等風波后,目前似乎仍不見起色。此前,針對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云和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對10年后電商在零售市場份額能否超50%而設的1億元賭局,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大膽“叫板”:若10年后電商在中高檔零售市場份額超過15%,愿輸給王健林和馬云各1億元。居然之家、吉盛偉邦等家居賣場的電商之路還處于起步階段,線下的“巨無霸”們在線上仍然非常式微,而更多的家居廠商尚在觀望。
“大家居”玩跨界 家居建材賣場唯有看O2O模式
大家居玩跨界 家居建材賣場唯有看O2O模式 近日,家居連鎖品牌居然之家宣布:將前不久從東方家園接手的歐華尚美酒店用品市場更名為居然尚屋酒店用品城,由居然之家旗下尚屋公司負責運營管理。據了解,該酒店用品城......〖閱讀全文〗
在歐品家居總經理蔣學順看來,不同于產品可以標準化的行業,家居行業的消費往往是消費者到店體驗產品和服務之后形成的沖動式消費,而“線下的體驗是電商無法取代的”。其次,大件家具的物流配送較為困難,物流成本過高,客單價也非常昂貴。但龐大的網購市場使家居企業無法放棄這一塊蛋糕。根據中國行業咨詢網研究數據,2015年中國家居行業的電子商務規模預計將達2050億元。體驗性和物流難題都在逐漸解決,這不是障礙,而是一個過程,暫時還不能評價好壞。對家居行業而言,做電商不要追求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要贏在終點線。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