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樂樂CEO高揚:美樂樂的未來出路在哪里?
美樂樂家居網CEO高揚在10月17日作為創業導師參加小飯桌創業課堂成都站創業分享,以下為其演講實錄。
首先來說一下我們的創業團隊。
我們創業團隊基本是做軟件,搞技術出身的,對家具行業并不了解。因為打算做電商,才開始接觸家具行業。
早期創業:起源于淘寶小店
美樂樂從一步步走到今天,其實中間經歷了許多曲折。我大概是在2010年底,開始做美樂樂。這里簡單介紹一下現在的美樂樂,全國有近400多家的體驗店,有十幾個倉庫,有幾百家家具及一些建材的店鋪,這個是現有的規模。我們的產品品類,從裝修,設計,到建材,到家具,慢慢到家紡,基本上是覆蓋全品類的。
最早在08年,我們只是想通過淘寶去賣家具。從08年到10年,最開始一個月的交易最多在幾十萬,上百萬,一個月只有上百單生意,規模很小。在08年,09年的前三年,電商是個很被看不起的行業,很受忽略的。
比如之前在廣東,我們去拿貨,基本上有些是尾貨,或者是邊角料賣不出去的,交給我們處理。對于家具行業而言,傳統的渠道是連鎖加盟、賣場、加盟商、經銷商,這是他們最大的客源。那個時候對電商來說,稍微大點的公司根本就不愿理睬,只有處理一些小公司的尾貨。
家具行業電商,在那個時候是非常困難的。第一是因為公司也很小,沒辦法儲備貨源,只有訂單了才去找工廠要,對于拿貨的環節,工廠也是漫不經心的 。從貨的質量到售后服務是很難把握的。
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從08年開始到10年,天貓慢慢起來了,這對于電商市場而言整個市場在慢慢的變化,電商一年比一年對變化大。今年所有的傳統行業都想做電商,所以說美樂樂發展起來也是順應社會發展大的趨勢。
家具B2C電商現瓶頸
后來為什么從一個淘寶的賣家,逐漸到今天現在的規模?現在我們已經完全退出淘寶。第一個轉變是2011年,大概就是4、5年前,當時我們做了幾年淘寶家具后,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家具屬于大件商品,尤其是在網上,照片經過PS處理非常漂亮,但卻和到家的實物差別很大,到家以后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還有些東西是圖片和文字沒發描述的,軟硬度、味道、氣味和感覺。比如:床墊什么叫硬、什么叫軟,這個東西沒有一定的標準,產品本身也是完全沒有標準的,真正的主流消費人群還是不太敢憑圖片就買這種價值比較高的產品。
到2010年的時候,就想怎么突破這個障礙,主要是兩個障礙,一個是體驗,客戶在購買、決策的時候,體驗很重要。看網頁,可以知道產品的外形、材質, 很多的需要去看一下價格、品質,一定要去實地看一下。這個產品很重要的屬性。第二個是服務,家具不同于小件,比如衣服快遞送到家就送完了,而家具更多的是需要安裝,有的家具買完以后還有線下本地的服務這一塊。
2011年開始嘗試開線下店,而開店需要很多資金。所以我們從2011年開始去找融資。當時我們也找了很多投資方,但那個時候的環境和現在很不一樣,那時京東、凡客風頭非常火,還有很多其他的B2C公司,當時也只是說做一個網站,直接將產品從公司賣給消費者,中間跳過商店環節,砍掉這一塊的成本,像今天的京東和蘇寧,直接從倉庫發貨給客人,沒有店鋪的成本。當時投資界的思路是B2C,你本來是做B2C的,直接給客人,現在突然說要開店,讓人覺得很奇怪,逆著潮流。當時還有沒有O2O的概念,應該是砍掉線下店的成本,去掉店的投入,幾乎沒有做電商的去開店,當時融資也很不容易。
第一次成功融資,發展家居O2O
2011年春節,拿到第一筆錢。在2011年4月中旬,在成都八益家具城開了一個店。當時公司沒有經驗線下店的經驗,開店以后,算成本、租金。為了節約成本,我們店在八益家具城的后面找了塊地方,沒有地址,之前是賣家具的倉庫,租金很便宜。抱著嘗試的想法,因為周邊也有賣家具,做了兩年多的家具店,大概每月也只能賣5、6萬,大概到7、8萬,我們當時算了下,那么便宜的租金,要維持成本,大概每月也要賣15萬左右。當時覺得虧了就虧了,先試著看。看起來是成功不了的。后來在4月中旬開張以后,沒想第一個月就賣了30多萬,只有兩個星期的時間。第二個月賣了50多萬,現在每個月還能賣接近一百萬。這在家具行業一個小店是難以想象的。
我們出名以后,很多的家具公司的老板去看我們的那個小店,第一個他們很難找到,可以說是幾乎找不到,第二個為了這個事我們至少損失了百分之幾十的客人。我們給客人介紹說,你先去農業銀行去哪兒等著,我們派人去接。從農業銀行到我們那里至少要走一公里多,所以很多人走一半就不想走了。
但是我們很大的經驗:第一點這是我們做O2O的第一個嘗試,如果沒有辦法從互聯網帶人來店里,那個店和普通的店鋪差不多,也就幾萬塊錢的銷量。不可能說遠遠超過周圍的店。因為傳統開店的思路是找好定位,才能產生更多的客源。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做互聯網O2O開店,從網上聚集客人,通過網上的產品介紹,將其帶到線下。那么這個店的定位不一定要開在很好的位置,算了租金成本,我們的租金成本大概是同行的1/3,但是我們按平效算,也就是每平方米你能賣多少錢,基本上我們每平米銷售基本上是別人的3倍。
利用互聯網使營銷效率翻倍
這樣一來一去差別很大,本質上的商業模式差別很大。互聯網是砍掉中間環節,對于這種重體驗的行業,需要體驗和服務的這一塊的產品品類。中間環節很難砍掉的部分,你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降低中間環節,比如說門店,不必一定要開在高大上的地方,這樣的話相比與傳統渠道,做O2O還是很有優勢的。
那么,其實有很多做O2O的公司,比如說某寧,它做了很多年,也很有實力。但是它很難贏過京東。跟京東相比,它有很多優勢的因素,然而銷量去上不去。和我們家具相比,商業模式不一樣。第一,電器是標準的價格,而家具很難比價格。第二是更大的不一樣,某寧是傳統開店的模式,人流很大,比較旺,這種模式是十多年前的做法。

但是現在互聯網起來以后,它開店其實是按照傳統模式,它如果再加上互聯網,可以增加一些好處,但本質上它現在的成本一再增加,很難和京東對比。它店的位置和做法,是按照傳統思維來做的,這樣成本是挺高的,它和京東競爭,第一個是產品的標準化,很容易出現消費者去店里看產品,再在網上比價,直接從京東購買。門店的成本這一塊的成本其實是很高的,我們說的是在渠道這一塊,怎么從一個B2C模式變成O2O的模式。跟傳統渠道來競爭,它的優勢在什么地方,這個租金渠道成本要便宜很多。做O2O還有很多優勢,還有一個優勢是供應鏈。
互聯網O2O的租金和坪效,還有成單率,這一塊指的是營銷的效率。我們和傳統的營銷相比,為什么成效這么大?因為互聯網上會聚客,很多客人半個小時以內就會過來,超過一個小時不一定,半個小時和一個小時之間,有足夠的優惠價,就可以吸引客人過來看看,他覺得只少看一部電影或者一集電視劇的時間。
互聯網改變供應鏈和生產方式
整個營銷的邏輯和傳統是不一樣的。傳統是說開在人流很密集的地方,大家可以看到,有的人會進去。但是家具不是快銷品,只是某個階段消費才有需求的產品。所以就坪效而言,客單量銷售比價高,但是低頻。低頻消費,對電商來說是有困難的,傳統渠道效率更低,除了營銷以外,還有供應鏈效率。供應鏈體驗在幾個地方,舉個例子:就說互聯網的一個是爆款,一個是長尾,所以說不管是傳統開什么店。服裝店:取貨的時候,選一百款,但是每一款都好賣,但不敢多進,也不能進少了,只能說每一百進50件到100件,比較平均。賣起來,容易銷的產品賣的比較好,而有些產品賣不動。
互聯網容易形成爆款,可以將全國的需求加在一起。第一對于爆款來說,一個產品量足夠大,整個生產環節就可以提高生產值。例如:一款沙發,一個月能賣一千多套。以前和我們供應的一個廠,一月要生產上百款不用的產品,每一個品類從幾件到幾十款。和我們合作以后,量增長的非常快,一開始從100套、300套、500套到1000套。這個廠就把能出租的廠房全租了,把其他款式都停掉,整個工廠只做這款,一個月做一千多套。整個工廠從原材料、采購、生產的效率,就說以前一個工人一個月能做2萬的產值,現在只做一款以后,一個工人一個月做7萬塊的產值,整個效率非常高,美樂樂的進價成本也低很多。
所以很容易通過互聯網去改變這個供應鏈,實際上是改變某些產品的生產方式,把某些爆款產品尤其是行業分散的生產整合。營銷模式決定生產模式。
比如大賣場里面有幾百個小店,每個店有上百款產品,基本上把消費者分散到這些店鋪中,而每一家就需要多品類,導致量就非常小,成本也隨之提高。通過互聯網能聚焦到某些品類,迅速做起來,改變生產模式。
從10年到今天,家具市場是一年不如一年,這個和大環境有關系。整個房地產市場再下滑,賣房子的市場是每年在下滑,家具需求也是下滑,那么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年還是翻倍的增長。所以背后最大的兩個原因是:營銷的效率和生產的效率。
物流方面我們建了14個大型倉庫,加上每個城市小的配送倉庫,大概有兩三百個。行業里,我們在干線運輸和配送上都很有優勢,我們的運輸成本比別人低四五個點,一般規模小的廠,從廣東運到北京,走的是拼車渠道,那你規模大以后,很多成本被分攤,效率更加明顯。
我們30%的家具是從越南生產過來的,床墊是從美國生產過來的。為什么到越南呢?因為家具的生產和制造業,是一個逐漸會沒落的行業,家具屬于低附加值、高污染、高密集勞動的行業,這個行業在發達國家很難生存。美國,除了特別效率能自動化,基本上人力陳本比較高。家具行業是從美國 移到日本,日本移到臺灣,臺灣移到廣東。目前,廣東每年家具的倒閉工廠數在10%-20%,有些是公司兼并并購,工廠越來越集中,有的是要搬到越南去,因為那邊的工資水平不及中國的一半,那邊土地和人工比中國便宜,還有一些原材料也很便宜。所有的因素加起來,它的生產成本比中國便宜多了。如果直接從東南亞采購,成本比中國便宜,效率也比較高。未來,很多家具廠都會遷出去,這也是一個方向。
未來發展:走平臺化路線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公司在做一個變革,就是走平臺化。從天貓、到O2O,有三四年時間,一年大概幾千萬的規模到十幾個億,幾年時間就出來了,完全就突出了兩個優勢,第一是渠道,另一個是供應鏈優勢。未來,怎么做?我們會做平臺。如果你在看之前的事,品牌是我們自己的,設計是我們自己的,網站也是我們的,門店也是我們自己的,整個采購也全是我們自己。這一套是比較封閉的,全是我們自己的。那么家具這個覆蓋的產品值非常低,做下去,未來可能發展為像宜家這樣的賣場。而宜家做了四五十年,才有現在的規模。我們就不要自己這樣走,而是與業內很好的公司合作,走平臺化,而不做品類,這是兩個不同的思維。可以說去年開始,我們就從產品上、品牌上也有品類,不止是美樂樂一家公司的產品,也有很多其他品牌的產品。
門店這一塊,也和其它的門店合作,做O2O的合作,帶客人去其他的門店。那么網站也是一樣的,從去年到今年我們是一個全面開發O2O的平臺,今年是在不斷的加速,要做到一個垂直的B2C到O2O這樣的網站,做到一個開放的平臺,還有一個技術的研發,現在就是做平臺讓別人來入駐。這個是我們從去年到今年的一個主線。
一個是做平臺化,那么另外一個就是做移動端的,這是去年到今年的主題。我們要做移動的O2O,這是另一個主要的O2O方式。讓更多的消費者從網上找到我們地址,從移動端了解產品的信息,從網上引流到線下體驗產品。
從去年開始,我們在研究怎么做移動端的O2O,比如:微信。以前是說網上買家具不靠譜,現在是說通過這個手機,照片看的很清楚。如果幾年前,通過手機賣房子,大家想都不要想。但是如果說想要客人從線下到線上或者說是線上到線下,手機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這兩個是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一下子從手機上賣東西,你可以賣小東西,服裝類。也只能賣小東西,很難賣出大件商品。
其實,直接從美樂樂網站訂貨的很少,但是更大的功能是網上的展示。京東網站是客人看完產品以后產生沖動,馬上下單,第二天就可以把貨送到家里,這樣一個模式。而美樂樂更多的是產品展示,看到喜歡的產品,你可以去線下體驗店了解產品。大的家具很少有消費者是看完照片產生沖動,馬上下單,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
移動端是營銷趨勢
實際上我們做網站目的,是為了做引流,而不是賣家具。這兩個傳統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小東西易產生沖動,所以就買;而大件物品,屬于理性購物,一次性購物,消費者需要比較,需要的話才會購買。購物的流程非常繁瑣,購買、送貨、安裝,快的要兩三個月,有的時候要甚至半年,是一個比較復雜、時間比較長的過程。
這兩個行業是不同的思維,所以我們做移動的思維不是賣東西,而是怎樣引流。那么提到美樂樂,不是移動賣家具,是移動的引流。
所以從去年到今年,我們有平臺化、移動端2個大趨勢,從去年到今年,整個的框架完成,然后移動的新引流方式完成后,另外一個商業模式的肯定。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