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家居建材貓膩多,要小心刷單或被騙財
鼠標輕點,完成下單付款,家居網購就這么簡單?那你就錯了,大宗商品的網購交易,真正容易產生糾紛的是售后,物流和安裝都有可能產生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
消費者徐小姐對家具類預付定金的做法有些覺得“不放心”。她原本打算趁著“雙11”買一件櫥柜,最后選中的商家表示,“雙11”的優惠提前啟動,不必趕在這一天,但是需要預付40%的定金,在徐小姐確認收貨之后寄送合同,然后制作家具,送貨前付清尾款即可。“我與店家商量過,預付定金萬一要退行不行,對方說基本不會退”,她表示,自己對實物效果如何畢竟無法確定,“只是看圖片和商家信譽覺得還不錯”,萬一出了什么問題,豈不是40%的定金都要泡湯?家具的價格也不是小數目,哪能說不要就可以不要的。
對此,商家的解釋是“這款家具是根據尺寸定制的,以前遇到過買家申請退款而家具已經做好的情況,這樣的家具無法再進行銷售,商家要承擔很大的損失,所以才要求預付定金”。對此,淘寶方面有關負責人提醒,家具類預付定金是正常流程,尤其是一些特殊尺寸的定制家具,消費者需要認清賣家的信譽和評價,謹慎下單,并且保留旺旺等聊天記錄作為依據;如果家具確有質量問題,是可以申請退款退貨的。
針對家居產品的退貨要求,各大平臺和商家都有“附加條件”:所退貨物不得影響商家的二次銷售;顧客承受相關的運費、包裝費、服務費、安裝費等前期費用;定制家具不可退貨。“說是無理由退貨,其實很多時候還是得給個理由,而且不是你想退就能退的”,消費者商小姐說,“關鍵就是這個不得影響商家的二次銷售,很多商家都是拿這個做文章,導致想退不能退”,她提到,她網購了一款床墊,使用了3天,她覺得不太滿意,想退貨,“跟商家協商,結果對方說,床墊使用過就拆開保護膜了,退貨的話只能低價處理,這屬于影響二次銷售,不能退”。

據了解,因為包裝和安裝等方面的問題,家具類商品退貨存在不少門檻。陳先生網購了一款小裝飾柜,運到后他自行安裝完畢,發現跟自己客廳預留的空間尺寸有出入,于是想退貨,商家表示,商品本身尺寸并無問題,是消費者自己計算有誤,商家不存在責任,而且安裝是該消費者自行完成的,如果退貨需要拆分,會導致商品損壞可能影響二次銷售,因此不同意退貨。
“家居建材類產品基本屬于大宗消費品,網購操作中,物流是個非常容易產生糾紛的環節”,業內人士表示,在實際操作中,“有理由退貨尚且經常產生糾紛,更遑論無理由退貨了”。針對新消法中的“七天無理由退貨”,中消協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交易雙方對法規的理解不同。由于對新消法第25條“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的適用范圍和具體執行標準存在不同理解,商家不斷擴大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清單,甚至制造退貨障礙,給消費者依法維權帶來了困擾。
中消協認為,商家在落實“七日無理由退貨”有關規定上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對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標注不明顯,購物過程中缺乏“一對一”的確認程序;其次,商家的退貨標準過于嚴苛,導致退換貨投訴增多;第三,擅自擴大對“七日無理由退貨”的解釋。專家認為,具體到不適宜退貨的商品種類界定上,經營者不能以對自己有利來確定該商品是否不適宜退貨,“經營者應該根據商品的性質來確定,并保證不適宜退貨的商品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同。”
消費者顧小姐爆料,“雙11”前,她咨詢過一個小家具的店鋪,并且加了買家的微信,“可以獲得紅包”。到了“雙11”晚間,她發現自己被拖進一個微信群,群主正是該賣家,號稱“進群送東西”。賣家稱,為了方便客戶反映質量等問題,更好地提供后續服務,也方便大家購買新品,所以才建立這個微信群。
但是,很快顧小姐就發現不對勁了。“賣家要求大家在12點前將他店里的東西放進購物車,說這樣淘寶才能檢測到,然后12點后拍下并付款,等收到贈品之后,可以讓客服返款再確認支付”。她起先覺得這可能是商家刷單或者刷信譽的做法,但后來覺得事情可能不那么簡單,“群里很多人響應,還好我保持了一點冷靜,越看越覺得托兒太多”,她擔心,如果只是刷單,違規操作不可取,但是,如果是其他騙錢的騙局就麻煩了。
對此,專家提醒:無論商家以什么理由“刷單”,消費者都不要上當,而應該向官方渠道舉報,避免自己錢財損失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刷出來的信譽誤導其他消費者;對這樣的商家,要盡量避開。
鼠標輕點,完成下單付款,家居網購就這么簡單?那你就錯了,大宗商品的網購交易,真正容易產生糾紛的是售后,物流和安裝都有可能產生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
互聯網家裝行業蒸蒸日上,雙11總銷售912.17億元,其中無線交易額為626億元
文章簡介:互聯網家裝行業蒸蒸日上,雙11總銷售912.17億元,其中無線交易額為626億元11月12日零時,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銷售額定 格在912.17億元人民幣,其中無線交易額為626億元,占比68.67%。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山東、四川、湖北、河南、福建成為成交額最 大的前十位省份。在這場年度購物大狂歡之后,最受關注的除了數據就是榜單。雙十一家居建材,雙十一家居建材數據情況文章簡介:11月12日凌晨,2015 天......消費者徐小姐對家具類預付定金的做法有些覺得“不放心”。她原本打算趁著“雙11”買一件櫥柜,最后選中的商家表示,“雙11”的優惠提前啟動,不必趕在這一天,但是需要預付40%的定金,在徐小姐確認收貨之后寄送合同,然后制作家具,送貨前付清尾款即可。“我與店家商量過,預付定金萬一要退行不行,對方說基本不會退”,她表示,自己對實物效果如何畢竟無法確定,“只是看圖片和商家信譽覺得還不錯”,萬一出了什么問題,豈不是40%的定金都要泡湯?家具的價格也不是小數目,哪能說不要就可以不要的。
對此,商家的解釋是“這款家具是根據尺寸定制的,以前遇到過買家申請退款而家具已經做好的情況,這樣的家具無法再進行銷售,商家要承擔很大的損失,所以才要求預付定金”。對此,淘寶方面有關負責人提醒,家具類預付定金是正常流程,尤其是一些特殊尺寸的定制家具,消費者需要認清賣家的信譽和評價,謹慎下單,并且保留旺旺等聊天記錄作為依據;如果家具確有質量問題,是可以申請退款退貨的。
針對家居產品的退貨要求,各大平臺和商家都有“附加條件”:所退貨物不得影響商家的二次銷售;顧客承受相關的運費、包裝費、服務費、安裝費等前期費用;定制家具不可退貨。“說是無理由退貨,其實很多時候還是得給個理由,而且不是你想退就能退的”,消費者商小姐說,“關鍵就是這個不得影響商家的二次銷售,很多商家都是拿這個做文章,導致想退不能退”,她提到,她網購了一款床墊,使用了3天,她覺得不太滿意,想退貨,“跟商家協商,結果對方說,床墊使用過就拆開保護膜了,退貨的話只能低價處理,這屬于影響二次銷售,不能退”。

據了解,因為包裝和安裝等方面的問題,家具類商品退貨存在不少門檻。陳先生網購了一款小裝飾柜,運到后他自行安裝完畢,發現跟自己客廳預留的空間尺寸有出入,于是想退貨,商家表示,商品本身尺寸并無問題,是消費者自己計算有誤,商家不存在責任,而且安裝是該消費者自行完成的,如果退貨需要拆分,會導致商品損壞可能影響二次銷售,因此不同意退貨。
“家居建材類產品基本屬于大宗消費品,網購操作中,物流是個非常容易產生糾紛的環節”,業內人士表示,在實際操作中,“有理由退貨尚且經常產生糾紛,更遑論無理由退貨了”。針對新消法中的“七天無理由退貨”,中消協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交易雙方對法規的理解不同。由于對新消法第25條“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的適用范圍和具體執行標準存在不同理解,商家不斷擴大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清單,甚至制造退貨障礙,給消費者依法維權帶來了困擾。
中消協認為,商家在落實“七日無理由退貨”有關規定上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對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標注不明顯,購物過程中缺乏“一對一”的確認程序;其次,商家的退貨標準過于嚴苛,導致退換貨投訴增多;第三,擅自擴大對“七日無理由退貨”的解釋。專家認為,具體到不適宜退貨的商品種類界定上,經營者不能以對自己有利來確定該商品是否不適宜退貨,“經營者應該根據商品的性質來確定,并保證不適宜退貨的商品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同。”
消費者顧小姐爆料,“雙11”前,她咨詢過一個小家具的店鋪,并且加了買家的微信,“可以獲得紅包”。到了“雙11”晚間,她發現自己被拖進一個微信群,群主正是該賣家,號稱“進群送東西”。賣家稱,為了方便客戶反映質量等問題,更好地提供后續服務,也方便大家購買新品,所以才建立這個微信群。
家居建材仍停留在半電商化,衛浴電商破局有點難
文章簡介:家居建材仍停留在半電商化,衛浴電商破局有點難在互聯網的強勢攻擊下,家居建材行業沒有逃開電商的波及。而如何走出一條適合行業、適合現狀、適 合自身的互聯網電商新模式也成為家居建材賣場、企業和經銷商必須要面對的課題。近些年,涉足電商的衛浴企業越來越多,不論是雙十一的激情參與,還是O2O 模式的不斷探索,始終都有衛浴企業的身影,只是基于行業特性,衛浴電商的破局之路有點難。雙十一家居建材,雙十一......但是,很快顧小姐就發現不對勁了。“賣家要求大家在12點前將他店里的東西放進購物車,說這樣淘寶才能檢測到,然后12點后拍下并付款,等收到贈品之后,可以讓客服返款再確認支付”。她起先覺得這可能是商家刷單或者刷信譽的做法,但后來覺得事情可能不那么簡單,“群里很多人響應,還好我保持了一點冷靜,越看越覺得托兒太多”,她擔心,如果只是刷單,違規操作不可取,但是,如果是其他騙錢的騙局就麻煩了。
對此,專家提醒:無論商家以什么理由“刷單”,消費者都不要上當,而應該向官方渠道舉報,避免自己錢財損失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刷出來的信譽誤導其他消費者;對這樣的商家,要盡量避開。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745號